首页 > 网站首页 > 正文

政法时报‖走进公寓问需求,畅谈平凡话奋斗

来源:政法学院 发布时间: 2024-11-26 次浏览 背景颜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榆林学院关于开展“走进公寓问需求,畅谈平凡话奋斗”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政法学院结合“五乐”育人工作特色,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想政治育人零距离的优势,积极联系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织学院全体科级以上干部、百名先进教师志愿服务团成员以及2024级新生辅导员班主任走进新生宿舍,与学生聊生活、谈梦想、论志向、话奋斗,共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感悟奋斗人生。

11月7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劲波走进政法学院2024级新生宿舍,与学生亲切交流,开展“问需求、话奋斗”活动,畅谈阅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与感悟。姜劲波先后来到1号公寓楼政法学院新生宿舍、党团活动室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饮食安全、宿舍卫生、大学生活适应情况、学业规划以及班级干部选拔情况,号召学生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思考学校给大家赠书的意义,放下手机,拒绝诱惑,从阅读《平凡的世界》开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姜劲波针对在走访过程中同学们对成长成才的疑惑,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弘扬奋斗精神,夯实人生之基。大学开启了美好人生的序幕,是同学们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家要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珍惜家庭和学校为大家提供的学习条件,读好书本之书。还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发展,应用专业知识调节社会矛盾,读好社会之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以后从事的工作奠基。二要延续奋斗精神,锤炼钢铁意志。“五乐”育人工程的生动实践,就是锤炼同学们意志的过程,大家要走出温暖的被窝,走向操场去乐跑,走进图书馆去乐读,把高考的奋斗劲延续下去,不放松、不放弃。三要传承奋斗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人生有方向,大学是你们人生新的起点,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做好人生规划,把自己对家庭、国家、社会的责任担起来,要有不甘平凡的心,向上拼搏,不断努力,实现人生大目标。

1E608

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巡察办主任姚学慧走进5-613宿舍,和同学们亲切交流,从专业课学习、学校办学条件、学生日常生活等全面了解同学们入学后的困难和需求,结合阅读《平凡的世界》感悟,希望同学们一要读经典,和圣人对话,提升素养。二要有目标,确定目标,努力奋斗,先苦后甜。三要会奋斗,不奋斗没结果,把奋斗精神融入人生发展。四要能坚持,克服困难的钥匙就是长期坚持,成就自我,增强意志力。

12CDC

校史办公室主任、档案馆馆长、博物馆馆长郝东卫在5-610宿舍,认真听取同学们对学校的建议,耐心地给同学们答疑解惑。他结合自身来到榆林学院工作至今的所见所闻,给同学们讲述了学校的发展变化,他希望同学们多来校史馆参观学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他说《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著作反映出了陕北人民不向命运低头,与生活的苦难进行抗争的不懈奋斗精神,同学们要在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开启不平凡的人生旅程。

22510

校史办公室副主任、档案馆副馆长高飞和博物馆副馆长韩康分别走进自己联系的宿舍,认真听取同学们的需求,并结合自身阅读《平凡的世界》感悟与学生进行交流,勉励同学们弘扬奋斗精神,做一名优秀的榆苑青年。

EFA5

政法学院院长高谋洲走进宿舍和同学们热情交流,认真、耐心听同学们讲述自己入校后的发展变化、感受以及需求,听完同学们的需求后,高谋洲从自己怎么读书和同学们分享《平凡的世界》阅读感悟,并从政法学院的30年发展历程告诉同学们弘扬奋斗精神,做好新时代政法人,把人生最美的奋斗时光留在榆林学院。

1202D

党总支书记李慧梅来到所联系的宿舍,主动询问同学们学习情况、宿舍人际关系、生活情况等,热情交流后,李慧梅鼓励同学们利用好课余时间,做好大学规划,通过《平凡的世界》中人物角色来感染自己,用奋斗书写人生华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10362

副院长赵勇宾、李娜,党总支副书记刘浪先后来到2024级新生宿舍,详细了解每位同学的生活学习情况,记录并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建议同学们要从阅读中获得智慧,从经典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长远目标,夯实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积极备考研究生、公务员,将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担负起青年的使命和责任,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9097

政法学院党总支秘书郝浩强、团总支书记章赵晖、教学秘书赵亚珠、行政秘书林玉玉、百名先进教师志愿服务团李海宝、邱韵、新生辅导员李瑞瑞等老师也分别走进新生宿舍,与学生深入交流,细心聆听同学们在专业学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大学规划等方面遇到的需求与困难,鼓励同学们要利用好课余时间,把“五乐”育人工作和大学生活融合起来,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快乐中成长成才。

36245

本次活动为师生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与关心,让学校和学院的育人工作更有深度、更有高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