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社区梦幻联动,“三下乡”扎根服务榆林

来源:政法学院 作者:章赵晖 陈万柱 编发:任潘文 发布时间: 2022-08-03 次浏览 背景颜色: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榆林学院政法学院组织“与老共乐”、“安护羽翼”两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榆阳区驼峰路街道办事处金阳社区针对社区老年人与儿童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主要由四位指导老师、三十余名志愿者组成,秉持“与老共乐,教育帮扶”的理念,主要针对社区高龄老人、贫困儿童两大困难群体展开系列支援服务活动。

“与老共乐”社会实践团,以调研走访、座谈沟通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团以深入研究为实践方法,收集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总结归纳问题困境,通过社区、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努力解决困扰老人生活的痛点问题,提升老年群体的福祉,传递社会关怀,旨在建设和谐友好型社会。

“安护羽翼”社会实践团,以支教为主要形式,与社区“禾苗课堂”一起旨在帮扶困难儿童。在课程设计中坚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通过奇妙实验、手工美术、户外实践等课程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探索欲,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同时课程中融入陕北地理特色,培养孩子们了解榆林、扎根榆林、服务榆林的使命感。

金阳社区主任宣晓慧说到金阳社区是榆林市最大安置房小区,社区居民多达两万,社区工作的难点主要是老人和儿童。政法学院针对两项工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与老共乐”和“安护羽翼”两个队伍连续十五天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参与禾苗课堂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你们到来明显感觉到他们开朗活泼了很多;志愿者们走访调研慰问老年人,搭建舞台,让社区老年大学有了展示平台,学院“三下乡”师生的到来,给与了金阳社区满满活力,浓浓爱意。

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来到金阳社区看望慰问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师生,并召开座谈会,会上张新柱书记首先感谢金阳社区为“三下乡”提供的社会实践大平台,他说,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好的成长,在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同学们扎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看见了同学们的真诚,看见了大学生应有的青春风采和活力,希望同学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到第二课堂中去历练,真干真实践,从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从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做到知行合一;要向人民学习,向人民致敬,永远做到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深入人民、与人民打成一片,同学们要有家国情怀,不要只图私利,要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理想结合起来,大学生要格局高远,树立远大理想,利用“三下乡”深入群众,走进人民,以人民为师,和人民打成一片,要发扬志愿精神,做到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要调查研究,要实际研究,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大学生通过深入基层,一方面磨炼意志,另一方面了解社会现状,体察民情。

禾苗课堂校长,第一代女子民兵治沙连成员贺莎莲和她的禾苗课堂的孩子们对社会实践团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舍分别。

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们纷纷表示,利用“三下乡”走进社区,走进老人,走进儿童,从老红军身上汲取奋斗力量,从老党员身上感受奉献精神,从孩子们身上收获浓浓爱意,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调研中感受国家发展的民生魅力,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担当精神,不断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素质,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榆林学院始终与榆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扎根榆林、研究榆林、服务榆林、贡献榆林,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学院共遴选组成151支团队,2500余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其中十七运志愿者及学生演员组成135支队伍,三下乡队伍共16支,项目涉及“省十七运”专项实践、党史学习、理论普及宣讲、追寻红色足迹、普法宣讲、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美丽中国实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十七运专项组织参与师生共1384名参与本次“十七运”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的身影分布在榆林市23个场馆、47个项目中,总服务时长569395小时、共服务超过3400人次。忙碌在十七运赛场上志愿者,辛苦排练的十七运开幕式群演、足迹各个乡镇社区进行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的社会实践团学生,榆苑人用行动和努力,扎根、研究、服务、贡献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