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在社区的支持与配合下,2023年4月4日下午2时,榆林学院政法学院及艺术学院联合崇文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邱韵老师带领专业学生,走进崇文路一八五小区,面向居民开展了“非遗传承进社区,传统文化展魅力”实践活动。
首先,由两位专业制作者向社区居民介绍“子推馍”的来历。每到清明节和寒食节,除了扫墓祭祖这种全国统一的习俗之外,各地还有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南方人会用艾叶做成艾团,而西北地区的人们则会吃另一种食物——子推馍。“子推馍”又名“子福馍”,取其谐音多子多福,指望子孙享福的意思,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忠士介子推而创造的面点。子推馍的装饰越华丽,代表的感情越深重。它把后人对祖先的信奉和祈求,以及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化成一种具体的实物体现,寄托了我们对家庭和谐兴旺,对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意愿。
在专业制作者的示范下,大家踊跃地开始了自己的尝试。将揉好的面团捏出面塑的基本形状后,使用剪刀、镊子、梳子等工具在面团上增添一些花纹样式,再用黑豆来装饰面塑的眼睛,最后使用以红绿色为主的食用色素进行上色。小鱼、小兔子、小鸟、花篮……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就在大家的手下诞生了。
清明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是我们民族血脉相承,精神永存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当代社会传承清明节的优秀风俗习惯,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共同记忆,还可以促进家族间乃至民族间的凝聚力。
在此次活动中,政法学院带领社区居民学习传承清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项目走进千家万户,不仅使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丰富,让居民们“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和魅力,加深了居民对非遗的了解和认知,还使得社区在保持良好传统风俗的基础上,人际关系进一步融洽、居民素质进一步提高。非遗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几行陌生名录,而应该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用度和体验当中,使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丰厚土壤。